本文转载徐州日报 第15800期 作者:朱二俊
一台高达3米多、770匹马力、有着两对超大轮胎的“大块头”,轰鸣地驶过龟裂的水泥路面。所到之处,铣刨转子如同精准外科手术刀,将深达32厘米的坚硬水泥板块瞬间“瓦解”成0—10厘米的碎石。这就是7月30日记者在徐州锐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锐马重工”)看到的一幕。
“路面冷再生机是基于眼前对原有水泥砼路面进行合理再生(循环)利用趋势应运而生的,是在冷态(常温)下利用近两百个铣刨刀齿对水泥路面铣刨破碎,并通过添加稳定剂,拌和、摊铺成型,是日常基建里路面再生常用的高性能设备。”公司总经理孙文忠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,路面冷再生机在与压路机、运输车等车辆的协同合作下,一天能让2000—8000平方米的旧路“脱胎换骨”。由于路面冷再生机体积大、赛道精细,“所以行业整体产量较少,我们年产量在40台左右。而今年上半年,依赖技术创新,公司营收、利润实现双增长。”
作为徐州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链上的一员,锐马重工于2007年成立于金山桥街道,是一家以工程机械、煤电机械为主营业务,集产品研发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为一体的企业。“自成立以来,我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。”孙文忠告诉记者,2018年,公司开始研发水泥路面就地破碎设备。行业传统观念认为,水泥路面无法实现高质量就地再生,但公司团队凭借深厚技术积累,成功试制具有全液压驱动的试验机,获得了市场认可。此后两年,锐马重工连续推出的水稳再生重型转子、多挡位转子驱动、转子动平衡、电控喷水系统等创新产品,成为水泥路面就地再生技术领域这一小众赛道的佼佼者。
锐马重工的路面“魔术”,绝不仅仅是“破旧”,更在于“立新”。孙文忠告诉记者,破碎后的碎石并非废弃,而是珍贵的资源。
“我们认识到破碎水泥的再生价值,主动研发工艺,将破碎后的水泥板就地转化为30厘米厚的大厚度水稳基层。这项工艺能一次性形成坚实路基,不仅工期大幅缩短、几乎不抬高原有路面标高,还实现了原路面材料100%的循环利用,真正做到‘吃干榨净’‘零废弃’排放,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。”
“围绕水泥路面再生核心技术,我们已成功申报了四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。”孙文忠补充道。
如今,锐马重工凭借“破旧立新”的硬核技术,让一条条“老路”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。